所在位置: 农信首页 >  资阳农信 > 农信文华

《燃烧的黄龙旗》观后感

2015-10-21 11:57:48    来源:   作者:王艳秋  点击数:

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,一支安徽雇佣军,在腥风血雨中走向历史舞台,洋务自强,举步维艰,烽烟四起,干戈折沉,荣辱兴衰四十年,置身千年未有之变局,燃烧的黄龙旗。

淮军,一支在中华民族最艰难时期成立的队伍,从一开始的“叫花子”兵团,变成拥有强大的先进的武器的淮军,到后来的属于李鸿章旗下的淮系集团,再到最后的消灭,仅仅四十年的时间,从太平天国之乱起家,到中日甲午战争战败,其中的故事,有我们感觉感动,高兴的,也有我们感觉气愤,不平的。

李鸿章,从一位碌碌无为的书生,到一位没有多少功绩的团练,到曾国藩麾下的幕僚,到淮军的领导者,再到后来的所谓的“中兴名臣”,再到被一些无知后人称作的卖国贼,他有属于他的闪光点,他有他的思想,当然他也有缺点,最重要的是他也有无可奈何的地方。

清政府,准确点说应该是晚清政府,早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体制陈旧,从未有过真正的改变过,政治腐败,早已没有了大清早起建国时的风貌,为世人称道的八旗子弟,大清所谓的正牌军队,被鸦片搞得上不了战场,官官相护,腐败,贪得无厌,整日沉醉在灯红酒绿之中,不得不说,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。

观看这部《燃烧的黄龙旗》,给我感触最深的很多片段,大多都是我感觉到气愤的,这里说几个片段吧。第一个是,中国第一任驻英法公使——郭嵩焘 。他尽自己所能将西方的优秀事物描述下来,告诉国人,想让国人,让当时的统治者甩掉夜郎自大的念头,但是,国内是一个怎样的态度呢?朝野的顽固派痛斥他是“殆已中洋毒,无可采者。”将即将发行的日记全部销毁。而在参加巴西使馆举行的茶会时,在巴西国王入场时,随同他人一起起立欢迎,这是一种基本的礼节吧,被传到国内,就成了“灭自己威风”的具体行为。等他回到国家时,并没有向他所构想的那样,在朝堂之上受封,而是一个人凄惨的回到故乡并且回去时,有人劝阻他不要踏上故土,有人气势汹汹的责骂,指责。而后,不久他就郁郁而终。一位具有开阔视野的卓越的外交家,一位真正反现了中国该走的道路的人,竟然会是以这样的一种悲惨的形式离开了人世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幸好他是在那个时候离开了,如果他还活着,如果他看见了中国受的一切的屈辱,他可能会死的更为愧疚,他也会愧疚自己当时为何不再坚持一点,让中国人看看自己已不再是强者了,可能中国就不会有那样悲惨的命运。只能说,当时的中国病了,而且病得不轻,整个国家都还自负的认为自己是天朝,自己是不可一世的,就算外国再怎么搞也强不过中国。其实呢,怎么那时就没人睁开眼看看吗?就连看见的人都被人说成是诽谤,真的是夜郎自大,那迷梦,真的是要等到伤口无法在深的时候,痛的不能再痛的时候才能醒吗?我们只能说,是郭嵩焘看得太远了,是他不适应那个睁不开眼的社会,那个社会只好让他闭眼。

第二个有很深感触的地方是,腐败的政府下的军队建设,当淮军体系逐渐形成的时候,当时全国最优的军队是北洋军,而北洋军中数海军最优。但也就是北洋海军,也严重的存在军纪涣散,操练废弛,贪污腐败,精神萎靡等问题。同样的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所谓的中国最好的军队—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。其军舰,外观着实让日本吃了一惊,但一看里面内容,炮弹里面根本就没有火药,装的是杂草,钱,当时,不管是谁,都是为了钱,买军火的官员,买劣质的来赚钱,军舰的军人们,用军舰来载人载货赚钱,在威海一战的紧要关头,来远。威远两舰的管带还在岸上嫖妓,数百官兵殉难时两人还在灯红酒绿之时。而在任何时候都会有然人感动的人和事,邓世昌,林永生,就为了国家英勇就义,但这样的人太少,也可以说这样的人,能够走到当官那一步的太少,我们不能知道邓世昌在那群管带中受了多少白眼,非议,当时的国家,可以说已经容不下那种人,因为国家病了。

只能感叹,那时,到底是怎么了,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政权存在的时间太长了,被蛀虫腐蚀得体无完肤,如果换另一批人,也同样无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,蛀虫是必然存在的,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性,有人想改变,但改变必然触及一些人的利益,一些人的底线,而这些人,在一辈子的摸爬滚打后,不舍得失去自己拥有的名誉和钱财,即使是自己知道,但也会享乐,不会去改变,毕竟自己拥有的多了,改变有很大的风险,纵观千年历史,起义的都是自己没有什么的人,他们因为不曾拥有过,就不会怕改变会让他们失去什么,而正因为他们没有拥有,就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的本钱。这就是改革不彻底,最后失败的原因,我们没办法,就让历史的必然性来定位这种东西。其实。蛀虫是一直存在的,而且一直在生存,总有一天,蛀虫称霸了这世界,下一个世界就不会远了。

责任编辑:余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