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口河农信社传承农信精神 改变大山面貌
2018-03-30 16:43:12 来源:乐山日报 作者:严俊铭 点击数:
金口河区地广人稀、崇山峻岭,艰苦的自然条件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。不过在这里,却有一群农信人在常年坚守,他们冬天踩着积雪,夏天冒着酷暑,将金融服务“播撒”在大山之中,用自身的力量改变着大山里的贫困,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助力该区脱贫攻坚,让村民的腰包一点一点鼓起来。
路窄雪厚 两员工差点跌落悬崖
今年1月16日,金口河农信社员工先悦鑫和顾冉平,驾车前往金口河区最为偏远的永胜乡,对一高山茶叶种植基地进行精准扶贫贷前调查。由于前一天刚刚下了一场大雪,本已狭窄的山路更加难行,车辆极易打滑。
当行至半路时,道路积雪变得更厚,车辆突然打滑失控,路边就是万丈悬崖。正当两人惊恐无助之时,路边的一个小土堆挡住了汽车。下车后,一场劫后余生的后怕与庆幸,让两人浑身冒出冷汗。然而,想到还有贷前调查要完成,两人来不及多想,便踩着积雪步行40多分钟,来到茶业种植基地继续完成当天的工作。
“我们农信社只有员工45人,很多时候经常是一个人‘掰成’两三个人来用。但员工们却毫无怨言,因为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。”金口河农信社负责人表示,对于不少员工来说,本来有机会调走,但他们却选择了坚守,选择要把农信人的精神在这里传承。
该社员工彭晓华就是其中之一。记者了解到,从2007年开始,彭晓华就在冬天连空调都无法正常工作的永胜乡坚守。2009年,他考上了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公务员,但最终却放弃了这次机会。“思前想后,我觉得山里的老百姓更需要我。只有看到村民们通过金融信贷脱贫致富了,自己觉得这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。”2014年,永胜乡农信社网点改为流动网点,彭晓华这才离开了这里。不过,他并未选择返回金口河城区工作,而是选择到金河镇工作,一直持续至今。
金融服务 “播撒”在大山深处
记者了解到,像先悦鑫、顾冉平、彭晓华这样的员工,金口河农信社还有很多。正是他们,将金融服务“播撒”到大山里的每个角落,从而改变了大山的面貌。
“多亏农信社的信贷支持,使得合作社不断壮大,我家种的魔芋也不愁销路!”说这话的人名叫樊贵兵,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桠溪村贫困户,在金口河农信社的信贷支持,以及金口河区天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帮扶下,樊贵兵于2017年4月种植了8亩魔芋。按照每亩产量1000公斤、每公斤6元的收购价计算,他家一年的收入就将达4.8万元。此外,从去年开始樊贵兵进入合作社魔芋加工厂上班,一月工资3000多元。不到一年时间,脱贫致富的梦想就“照进”了现实。
“从成立以来,合作社就一直得到农信社的支持,去年又得到农信社43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,用于扩大基地和魔芋加工厂建设。” 金口河区天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,43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,直接带动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解困。记者了解到,在农信社的支持下,目前该合作社魔芋种植面积就从500余亩提高到3000余亩,覆盖金口河区6个乡镇,直接带动农户500余户。
樊贵兵只是金口河农信社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发展, 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一个缩影。如今,这里的农信人依然日复一日地穿行在大山之中,他们不仅传承、彰显了农信人的精神,更为乡村振兴、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责任编辑:管理员